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 页         协会简介         组织架构          行业动态         财务公开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培训信息
  视频展示
  优秀案例 ">
优秀案例   
珠海市2015年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戒除心瘾,回归家庭与社会
-----------------------------------------------------------------------------------------------------

戒除心瘾,回归家庭与社会——一位戒毒人员的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作者:珠海欣心社工服务中心  赵衍科

一、案例背景

    拱北是珠海最繁华的区域,毗邻澳门,出入境往来人流如织。拱北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决定了它的管理难度和复杂性,这个区域的吸毒人员是最多也是最复杂的。在这里,禁毒戒毒工作重大而艰巨,其中戒毒是重中之重,也是最难以见成效的工作据统计吸毒人员经历脱毒处理后回到社会上复吸率达90%戒除毒瘾难在戒除心瘾,我们的项目就是为拱北社区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康复工作,使社区戒毒者戒除心瘾,远离毒品,回归家庭和社会。

今天的案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的一个个案,服务对象是阿文(化名)。主要运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对服务对象设立心理疗程。

二、个案描述

    (一)个案背景

    阿文是一个26岁的年轻人,珠海本地人,家境较好,曾经当过兵,退伍之后就结识了一群出来混的朋友,用阿文自己的话说叫猪朋狗友。很快他沾染上毒品,并且开始贩毒,帮着老大做事,有过一段“威”的日子。很快这种“好”日子就过到头了,阿文被指控涉毒贩毒被刑事拘役,出来后要定期去派出所验尿,接受不定期检查。一旦阿文被发现有复吸情况的话,就会被公安方面执行为期两年的强制戒毒。

(二)介入过程

    2014年10月,经过工作员的努力,找到了阿文的母亲,阿文在母亲的陪同下开始与工作员第一次接触。阿文的母亲对儿子的现状非常焦虑,从阿文母亲口中工作员得知阿文没有严格履行社区戒毒协议,按照规定去派出所验过几次尿后就没有按时去目前,阿文宅在家里已有一年时间,整天玩游戏,不出去找工作,还会经常出去喝酒。阿文母亲一方面提心吊胆,担心自己的儿子出去玩是不是会出事,一方面又忧心忡忡,希望儿子能够走出家门找份正式的工作,过正常人的生活。阿文的母亲非常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的儿子,同时我们也看到阿姨眼中隐隐露出的绝望和不信任。

(三)个案发展脉络

    工作员第一次和阿文的会谈,就和阿文建立了比较好的信任关系其实阿文是一个比较开朗外向的人,只是宅在家里久了,无精打采而已。通过一对一会谈的方式,工作员收集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在沟通中了解了服务对象目前面临的困惑。经过工作员的分析判断,阿文曾经“风光”过,现在出去找工作的话收入和以前落差很大,感觉低人一等,存在心理障碍同时对毒品的恐惧伴随着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对自我的不接纳和父母兄弟等家人的关系也很糟糕,内心冲突不断,使得阿文心理动力不足,没有力量走出家门正常的进入社会。工作员根据阿文的情况,决定将阿文作为服务对象,开展一对一的个案帮扶,主要用心理咨询方式方法,对服务对象设立心理疗程。

    从第二次个案咨询以来,阿文开始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在这次咨询中,工作员对阿文作了放松和浅催眠式的冥想,同时用意向对话的专业手法绕过阻抗,使阿文通过内在的心理画面呈现出恐惧和纠结的直接感受,通过感受看到自己的内心冲突,并通过意向的引导对冲突情绪做了处理。此后,阿文那种冲突矛盾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大为减轻,开始感觉内心有力量了。现实生活中的变化很快发生了,两周后阿文很兴奋告诉工作员,他出去找工作了,而且当场被录取,在一家大超市里做仓管方面的工作。去新的工作场所报道的当天,拿到工作服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我们办公室,很兴奋告诉我们这个好消息。

    之后的几个月,阿文每周来到工作员这里做一次心理咨询,他的变化越来越明显,他的工作得到单位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交了新朋友,家庭关系缓和,开始看书学习。工作员对阿文这位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已经慢慢的上升到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层面。当一个人的正确信仰开始建立的时候,人格也会随之改善,才能够从内到外的拒绝毒品,成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此时,工作员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因为“一朝吸毒,十年想毒,终生戒毒”,人生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对工作员而言,也只敢说放心了一半。同时,工作员相信,在持续长期的陪伴成长下,阿文会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三、案例分析

    阿文经过多次心理咨询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窥知

    首先,个人能力得到发挥,提升了自信心。阿文个很聪明的年轻人,而且当过兵,一旦心理障碍破除,行动力和意志力是比较强的。目前他的工作开展的比较顺利,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他自己也表示工作很充实很开心。好消息不断传来,他在工作四个月后被提拔为仓管的副主任,半年之后被调任公司最核心的销售部门担任副主任。

    第二,建立新的社会交往关系。他开始通过职场结识新的朋友圈子,慢慢开展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人际交往关系,不需要宅在家里也能够抵御曾经的狐朋狗友的诱惑了,在新的社交网络中他获得了更强的支持。

    第三,家庭关系得到改善,家人给予了更多支持。阿文和亲弟弟的感情曾经很好,小的时候,弟弟是很崇拜他,但是他吸毒以后,弟弟就开始疏远他,阿文有一次喝了酒因一点小事打了弟弟,事后弟弟基本不跟他讲话,他很后悔,但是不知怎么做好,工作员为这个问题专门给阿文做了一次如何有效沟通的心理咨询,现在他们兄弟终于和解了阿文的母亲现在看到儿子的变化心情大好,连原本对他很失望的父亲也开始有所转变,父子俩可以坐下来说说话了,阿文用自己的收入所得请家人喝早茶,家庭氛围逐渐好转

    在几个月里面,每次阿文来到工作员的办公室,都带着不同的问题和困惑,在新单位开始上班后的心态波动、和领导同事的人际交往、和家人及女朋友的关系处理、自己的心理状态等等,阿文都会如实的讲给工作员听,工作员就根据他的不同的问题做心理咨询和辅导,答疑解惑阿文以前的爱好主要是出去喝酒泡吧,现在生活环境改变了,思想意识也开始发生变化,很少看书的他现在向工作员询问读什么样的书了因为他工作表现良好,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他感到有更大的舞台在等着他,他觉得自己靠着小聪明应付现在的工作尚可,但是更高层的管理工作恐怕力不从心脑袋里的东西远远不够,需要充电。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工作员听了也很高兴,除了根据他的需要介绍他一些书外,借此机会引导他看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书籍,工作员对阿文这位服务对象的心理辅导已经慢慢的上升到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层面。

目前,工作员对阿文的心理帮扶个案已开展了十多次,一个心理疗程基本结束,现在的他阳光热情,充满干劲,如果说有遗憾的话,就是阿文的体重直线上升,他说“跟你(工作员)做心理咨询会发胖哦,我要减肥啦”。工作员和阿文也建立了坚固的信任关系,阿文不但自己每周来做心理咨询,还介绍了也曾涉毒贩毒的小伙伴过来接受工作员的心理帮扶,通过阿文的介绍,我们多了一位准服务对象。在我们的项目开展中最大的困难就是邀约服务对象,因为涉毒人群是个特殊的人群,大部分服务对象甚至是他们的家人都对禁毒戒毒的部门和单位抱有偏见和对立情绪,工作员做了很多电话邀约和上门拜访的工作,吃闭门羹是经常的事。现在阿文主动帮我们约服务对象,他已经开始做利己利人的事,和从前他做的事相比,真是判若两人。

四、感想及反思

    工作员针对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开展时间将近一年,已经正式接触过8名戒毒人员,其中四人接受周期性的心理辅导,主动和工作员定期见面。在对戒毒人员的心理辅导中,作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员颇有感触。工作员明显的感觉到戒毒者这个人群被社会有意的边缘化和特殊化,即使戒毒者真的戒毒成功也很难完全回归社会,因为这个社会根本不信任他们,使得戒毒者总是心怀戒惧难以真实的面对社会。对于戒毒者复吸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工作员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戒毒人员其实内心深处都很想摆脱毒品,但是当他们再次接触毒品的时候都是在某种外界情况发生导致他们情绪出现或大或小的波动的时候。这是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往往是由于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和挫折,很少有人真正的理解他们,没有人认同他们的感受,反之,认同他们的只有毒友的圈子,于是他们很自然的回到毒友中,复吸发生了。工作员把这个转折点称为“心理节点”,经验表明在开展工作中能够及时觉察到这个“节点”并及时给与心理辅导,往往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令人欣慰的是在和服务对象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的前提下,服务对象每当遇到这样的“节点”时都会先想到工作员并对工作员毫无保留的倾诉,工作员出于心理咨询师的职业敏感度及时扑捉到服务对象的“心理按钮”并开展心理咨询,一次次使服务对象安全地度过。由此可见,帮扶服务对象心理康复的过程就是一个陪伴他们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服务的过程中,工作员的感受是,一个戒毒者就是一个正常人,即使一个正在吸毒的人在他不吸毒的那个当下也是个正常人。所以我们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工作员并不关心服务对象是否吸毒,是否复吸,是否在配合相关部门定期验尿和接受突击检查,我们关心的是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与恐惧、其早期创伤、童年经历和内心冲突等等心理问题。工作员和戒毒人员的关系是“医患关系”或“咨询关系”,而不是“管教与被管教的关系”。在咨询关系中,服务对象是中心,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从而提升了他们的主动独立的意识,为融入社会提供心理动力。在我们接触到的戒毒者中,九成以上在心理辅导中呈现出很深层的孤独感,同时和父亲或母亲的情感链接从心理层面处于断裂状态,我们接触到的戒毒者几乎都是人格层面的问题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心理问题。通过阿文的案例,我们看到当内在的满足感增强的时候,对毒品的依赖感自然下降,而且是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的。可见,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长期而有针对性的做人格完善的工作对戒毒者戒除心瘾,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上一篇:珠海市2015年优秀社会工作案例——重抱阳光
下一篇:社工机构如何参与帮教工作
首 页 | 关于我们 | 协会简介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 下载中心 | 敬请留言 | 联系方式

珠海市香洲区社会工作协会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出格软件  粤ICP备2023101014号